日本的都市與工業建築結構,在這一次本州大地震中,通過了嚴峻的考驗,這是很值得推崇與學習的,其中也包括核能電廠的硬體結構。筆者曾詢問從事結構工程與設計的大女兒的看法,他指出若是美國西岸大城遇上像這樣罕見的大地震,可能不少城市建築結構承當不起劇烈又長時間的搖晃,這可能是因為設計時假設的地震強度,只是七至八級。大女兒去年曾加入美國結構工程師協會志願工作隊到 Haiti, 參加災後結構檢驗與重整工作,他說那兒許多水泥建築根本沒有依照法規設計,甚至沒有明確規定,所以一震就垮,死傷數十萬。這讓我想起二○○八年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,筆者曾在災區幾天,所見情形相當悽慘,造成原因與 Haiti 很相似。
為什麼對地震與 tsunami 有多年經驗又準備充分的日本人,會將備用柴油發電機組與燃料放在核電廠低地(據說是在地下室)?有什麼特殊原因必須如此?這是讓人想不通的事。是不是他們太信任「擋海牆」,而低估了大海的威力?百密一疏,大水沖毀了備用發電機,而電廠又沒有在輻射量仍低的情形下,儘快修復受損電力系統,使冷卻水循環可以恢復啟動,因此造成核災害(這是另一樁讓人費解的事,是緊急應變程序有問題?)。現在即使拼命洒水來冷卻核燃料棒,已經遲了,進展緩慢,污染擴散(這是不是東京電力公司決策失誤?美國政府覺得日本處理不當,資訊緩慢又不夠透明,且低估輻射危害範圍,美國的安全標準定在 50 miles 之內居民必須撤離,日本起初只定在 12 miles 內居民撤出)。
試問:在我們居住的環境裡,尤其是加州美地(註4)、台灣海島上,有多少工業、電廠、建築設施是在地震帶上、是在低窪地區、是在海岸水邊?在設計上,它們的安全係數為何?能承受幾級的地震?tsunami 襲來擋的住嗎(這一次海嘯,北加州的 Santa Cruz 與Crescent City 港口受到相當大的沖擊,損失數千萬美元)?也許我們更該問自己:有無做好災難應變預備呢?